惨!
一位客户进口了旧的钢轴,
用于现有设备改造用,
海关化验认定为固体废物,
不仅货物要被退运,
而且企业无法申请高级认证。
怎么回事?
旧货,怎么变成了固废?
固废的标准是什么?
赶快往下看吧
朋友圈里,也多次发出关于固体废物的疑问。如:
国家“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生态环境部停止受理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申请,已发放的到去年底可以使用,逾期自行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何谈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
啥是固体废物呢?上次我想进口使用中损坏的汽车零件,比如车大灯坏了不亮了,从国外拿回来做质量分析,到现在不知道算不算固体废物。
被鉴定为限制进口废物的情况,海关要按100万的高限处罚吗?无论数量多少,都要这么高的标准处罚吗?
……

海关提醒
进口属于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者未经许可擅自进口限制性进口的固体废物,由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相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固体废物进口最严格制度,明确国家逐步实现“固废”零进口
修订第二十四条:“国家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发展改革、海关等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由海关对“进口固废”属性开展鉴别
新增第二十五条:“海关发现进口货物疑似固体废物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属性鉴别,并根据鉴别结论依法管理”。
▍大幅提高经济惩罚力度
修订第一百一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输入境内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固体废物,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修订第一百一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危险废物,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承运人与进口者共担连带责任
修订第一百一十五条:“承运人对前款规定的固体废物的退运、处置,与进口者承担连带责任。”
企业的误解在哪里呢?
企业往往关注了商品的用途,而且仅是字面理解固废的定义。以为废物指不能再使用的商品,而旧的 可以使用的商品,属于旧料件。实际固废的鉴别,有标准,有依据,不仅是看商品的用途。而且真正是否是固体废物?不是按照定义来判定,而是需要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来衡量。所谓能进口的“固废”,实际是“再生原材料”。下面是法律法规及标准依据:
固废法律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对固体废物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废鉴别标准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中说明,固体废物鉴别是指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活动。本标准规定了依据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不作为液态废物管理的物质及监督管理要求。
再生原料标准
《关于规范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进口有关事项的公告》中,符合《再生黄铜原料》(GB/T 38470-2019)、《再生铜原料》(GB/T 38471-2019)、《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GB/T 38472-2019)标准的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关于规范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中,符合《再生钢铁原料》(GB/T 39733-2020)标准的再生钢铁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解答文中开头的三个问题
按照法律法规及标准,我们能准确回答文中开头的问题,解答如下:
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能进口吗?
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后,符合按照再生原料标准的,可以进口。之前是固体废物进来后再处理,现在是要求在国外先处理,达标后再进口。所以合规的说法是“固体废物”不能进口,但是达标的“再生原料”,可以进口。
啥是固体废物?
按照《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的标准来判定,必要时,海关会要求有资质的单位做检测。什么是固体废物,不是按照定义或者固体废物清单来判定,是按照标准来判定。
被鉴定为固废进口,海关要按100万高限处罚吗?
不一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第一百一十五和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最高处罚金额可以达到五百万元。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如果没有其它申报不实的情形,应当按照无证到货处理。处罚最高限是货物价值的30%。所以,不一定处罚金额是100万。
小编建议
任何事都要找到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
一、遇到“旧”的商品,首要考虑是否是固体废物? |
|
(1)首先请工程师或者专业人员,判定是否是固体状态? (2)然后,工程师按照商品归类编码,提供申报要素。 (3)关务按照申报要素,核对适用标准和法律法规。 |
|
二、可以请有资质的单位,先行检测 |
|
(1)发货前,找到海外有资质的检测公司。 (2)按照“固废鉴别标准”进行预检。 |